芯片封装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,承担着物理保护、电气连接、散热管理等核心功能。本文将从封装工艺类型及制造步骤两个维度,系统阐述现代芯片封装的技术要点。
希望常见面的话,点击上方即刻关注,设为星标!
一、主流芯片封装工艺类型
1. DIP(Dual In-line Package)双列直插式封装
技术特点:
采用两排直列引脚设计,支持PCB穿孔焊接
封装体积较大(典型芯片/封装面积比1:86)
典型应用:早期微控制器、逻辑器件
2. BGA(Ball Grid Array)球栅阵列封装
关键技术参数:
底部锡球阵列替代传统引脚,焊球间距0.8-1.27mm
支持1000+ I/O引脚(如Xilinx Virtex系列FPGA)
热阻降低至0.5℃/W(优于QFP封装40%)
应用领域:高性能CPU、GPU、通信芯片
3. QFP(Quad Flat Package)/PFP封装
结构特性:
四边引脚扁平封装,引脚间距0.3-1.0mm
高频性能优异(可支持>5GHz信号传输)
典型规格:TQFP-176封装尺寸28×28×1.4mm
4. PGA(Pin Grid Array)插针网格阵列封装
技术优势:
陶瓷基板+可插拔引脚设计
接触电阻<10mΩ,插拔寿命>500次
代表产品:Intel Pentium系列处理器
5. MCM(Multi-Chip Module)多芯片模组封装
集成技术指标:
支持5-10颗芯片异构集成
互连延迟<50ps,较分立封装降低60%
模块厚度≤2.5mm(含散热层)
应用场景:汽车电子域控制器、HPC加速模块
6. CSP(Chip Scale Package)芯片级封装
微型化突破:
封装尺寸≤1.2倍芯片面积
锡球间距0.4mm,厚度0.8-1.0mm
信号传输延迟<10ps
典型实现:苹果A系列处理器封装
二、芯片封装标准工艺流程
1. 晶圆贴装(Die Attach)
工艺参数:
环氧胶厚度15±3μm,贴装精度±15μm
固化条件:150℃/1h,剪切强度>5kgf/mm²
2. 互连工艺(Wire Bonding)
技术规范:
金线直径25μm(1mil),键合拉力>6gf
铜柱凸块工艺:直径80μm,高度50μm
3. 塑封成型(Molding)
材料与工艺:
环氧模塑料(EMC)流动性指数>80cm
注塑压力70-100MPa,温度175±5℃
封装体厚度公差±0.05mm
4. 后段处理工艺
关键工序:
激光打标:波长1064nm,功率10-20W
电镀工艺:Ni/Pd/Au镀层,厚度0.05-0.2μm
引脚成型:冲压精度±0.1mm,共面性<0.05mm
三、先进封装技术发展趋势
1. 三维集成技术
硅通孔(TSV)直径≤5μm,深宽比10:1
Hybrid Bonding键合间距<10μm
2. 晶圆级封装(WLP)
300mm晶圆加工,封装厚度≤200μm
RDL再布线层线宽/间距2/2μm
3. 异构集成封装
2.5D/3D集成,中介层(Interposer)尺寸>1000mm²
热管理方案:微流道散热效率>500W/cm²
芯片封装技术正从传统引线键合向高密度集成方向发展,关键指标持续突破:
I/O密度:从DIP的10 pins/cm²提升至CSP的1000 pins/cm²
热管理:先进TIM材料热导率>80W/mK
可靠性:JEDEC MSL等级达到Level 1(260℃回流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