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层沉积 (ALD) | 化学气相沉积 (CVD) | 物理气相沉积 (PVD) | |
---|---|---|---|
沉积速率 | |||
覆盖能力 | (依赖气体传输) | (只能涂表面) | |
适用材料 | 复合化合物 | 部分氧化物 | |
工艺温度 | |||
沉积原理 | (如气体“积雪”) | (像喷漆) | |
方向性 | (全方位均匀覆盖) | (气体可渗入缝隙) |
ALD:精密器件
优势:在3D结构(如FinFET鳍片)表面实现原子级均匀涂层
典型应用:7nm以下芯片的高k栅极介质层、存储芯片电容绝缘层
代价:速度慢,成本高
CVD:大规模薄膜
优势:高效沉积复杂化合物(如二氧化硅绝缘层、氮化硅钝化层)
创新方向:等离子体增强CVD(PECVD)降低温度,减少对底层损伤
PVD:金属互联
优势:快速沉积铜/铝导线、钛/钽阻挡层
致命缺陷:无法覆盖深孔侧壁 → 需与ALD/CVD配合使用
工程挑战:当芯片结构深宽比达40:1(相当于井口直径1米,井深40米),只有ALD能完整覆盖井壁!
精度需求:晶体管栅极介质层厚度≈12个原子,非ALD不可控
效率平衡:金属导线层用PVD 10分钟完成,ALD需10小时
结构适应性: 平面结构 → CVD/PVD ;3D纳米孔洞 → 必须ALD
厚度不均:栅极介质层差1个原子 → 晶体管漏电增加百倍
覆盖缺陷:深孔侧壁未覆盖 → 金属导线短路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