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圆衬底是半导体器件的物理载体,其材料特性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、成本和适用领域。以下是主要晶圆衬底种类及其优缺点:
占比:全球半导体市场的95%以上。
优点:
成本低:原材料丰富(二氧化硅),制造工艺成熟,规模效应显著。
工艺兼容性高:CMOS技术高度成熟,支持纳米级制程(如3nm)。
晶格质量高:可生长大尺寸(12英寸为主,18英寸在研)、低缺陷单晶。
机械性能稳定:易于切割、抛光和处理。
缺点:
带隙较窄(1.12eV):高温下漏电流大,功率器件效率低。
间接带隙:发光效率极低,不适合光电器件(如LED、激光器)。
电子迁移率有限:高频性能不如化合物半导体。
应用:高频射频器件(5G/6G)、光电器件(激光器、太阳能电池)。
优点:
高电子迁移率(硅的5-6倍):适合高速、高频应用(毫米波通信)。
直接带隙(1.42eV):高效光电转换,是红外激光器和LED的基石。
耐高温/辐射:适用于航天和高温环境。
缺点:
成本高:材料稀缺,晶体生长难度大(易产生位错),晶圆尺寸小(6英寸为主)。
机械脆性:易碎裂,加工良率低。
毒性:砷元素需严格管控。
应用:高温/高压功率器件(电动车逆变器、充电桩)、航天。
优点:
宽禁带(3.26eV):耐高压(击穿场强是硅的10倍)、耐高温(工作温度>200℃)。
高热导率(硅的3倍):散热效率高,提升系统功率密度。
低开关损耗:提升电能转换效率。
缺点:
衬底制备难:晶体生长缓慢(>1周),缺陷控制难(微管、位错),成本极高(硅的5-10倍)。
晶圆尺寸小:主流4-6英寸,8英寸在研发中。
加工困难:硬度高(莫氏9.5),切割抛光耗时。
应用:高频功率器件(快充、5G基站)、蓝光LED/激光器。
优点:
超高电子迁移率+宽禁带(3.4eV):兼具高频(>100 GHz)和高压特性。
低导通电阻:降低器件能耗。
可异质外延:常生长在硅、蓝宝石或SiC衬底上,降低成本。
缺点:
体单晶制备难:主流为异质外延,存在晶格失配导致缺陷。
成本高:自支撑GaN衬底价格昂贵(2英寸晶圆可达数千美元)。
可靠性挑战:电流崩塌效应(Current Collapse)需优化。
应用:高速光通信(激光器、探测器)、太赫兹器件。
优点:
超高电子迁移率:支持>100 GHz高频操作(优于GaAs)。
直接带隙且波长匹配:是1.3-1.55μm光纤通信的核心材料。
缺点:
脆性大、成本极高:衬底价格是硅的百倍以上,尺寸小(4-6英寸)。
应用:LED照明(GaN外延衬底)、消费电子盖板。
优点:
成本低:比SiC/GaN衬底便宜。
化学稳定性好:耐腐蚀,绝缘性强。
透明:适合垂直结构LED。
缺点:
晶格失配GaN(>13%):外延层缺陷多,需缓冲层。
导热性差(≈硅的1/20):限制高功率LED性能。
应用:高功率模块散热基板。
优点:
绝缘性+高导热(AlN:170-230 W/mK):适合高密度封装。
缺点:
非单晶:不能直接生长器件,仅作封装基板。
SOI(Silicon on Insulator):
结构:硅/二氧化硅/硅三明治。
优点:降低寄生电容、抗辐射、抑制漏电(用于射频、MEMS)。
缺点:成本比体硅高30-50%。
石英(SiO₂):用于光掩模、MEMS,耐高温但脆性大。
金刚石:热导率(>2000 W/mK)最高的衬底,研发中用于极端散热。
衬底 | 禁带宽度(eV) | 电子迁移率(cm²/Vs) | 热导率(W/mK) | 主流尺寸 | 核心应用 | 成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Si | ||||||
GaAs | ||||||
SiC | ||||||
GaN | ||||||
InP | ||||||
蓝宝石 |
性能需求:高频选GaAs/InP,高压高温选SiC,光电选GaAs/InP/GaN。
成本限制:消费电子优先硅基,高端领域可接受SiC/GaN溢价。
集成复杂度:硅基CMOS兼容性无可替代。
散热要求:高功率首选SiC或金刚石基GaN。
供应链成熟度:硅>蓝宝石>GaAs>SiC>GaN>InP。
未来趋势是异质集成(如硅上GaN、SiC上GaN),兼顾性能与成本,推动5G、电动车和量子计算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