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SMT设备行业平台!
行业资讯  >  行业动态  >  QFN接地大焊盘焊接空洞的研究
QFN接地大焊盘焊接空洞的研究
2025年09月23日 10:26   浏览:379   来源:小萍子

一、空洞产生原理

1.1 空洞产生的机理

1)在回流过程中,助焊剂成分蒸发和热分解、助焊反应生成气体在熔融焊料中形成气泡;

2)气泡是间歇地形成,且当气泡生长到很大、移动到焊料边缘时就会被焊料聚合力剂出;

3)焊点凝固时,有些剩余的气泡还没有逃逸出来,被冻结在焊点内,形成空洞。

图片

1.2 验证试验

回流夹入两片铜试样之间的焊膏,然后试样被分离开,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出现的空洞。进一步通过反射红外光谱仪检查,发现大多数空洞没有有机残留物,说明是气体。如下图所示。

图片

1.3 空洞对不同类型元件的影响

1)BGA 、 CSP 焊点

— 降低焊点的机械性能;

— 使焊点延展性、蠕变、疲劳寿命恶化。

  • 回流焊后 BGA 、 CSP 焊点的空洞

图片

  • 高温老化后的锡铜 IMC

图片

备注:不同位置的空洞说明如下表。

图片

2)QFN 、 LGA 、 IGBT 等功率器件 的接地大焊盘等。

— 降低焊点的机械性能;

— 使 焊点延展性 、 蠕变 性 、 疲劳寿命恶化;

— 阻碍散热性能。

图片

二、QFN接地大焊盘空洞原因分析

2.1 助焊剂

1)助焊剂本身出气

  • 在高于焊料熔点时的出气速率低,而不是累计出气量;

  • 环氧树脂类助焊剂易吸附气泡。

2)助焊剂活性影响

  • 截留的助焊剂会引起空洞,高活性或更好的可焊性可防止助焊剂被截留;

  • 对于无铅焊接,助焊剂活性因素高于助焊剂本身出气因素。

图片

2.2 焊料

1)表面张力

  • 首要因素:低表面张力的焊料和助焊剂使焊料的扩散更容易,从而有助于气体逃逸;

图片

  • 次要因素:对于BGA焊点低表面张力又容易造成大空洞。

图片

2)金属含量

ML越高空洞率越高。首先是由于焊粉颗粒总氧化物的增加,其次是由于更紧密的焊粉颗粒包裹并形成更大数量的高粘度金属盐,使焊剂难以逃逸。

图片

3)焊粉颗粒尺寸

由于焊粉颗粒尺寸减少,氧化物含量增加,空洞比率随之增加。

图片

2.3 物料

1)PCB 、元件的表面氧化物

由于助焊剂黏附在氧化物上,固定的氧化物比移动的氧化物更易产生空洞,因此,焊盘、元件上的氧化物和高熔点焊球的氧化物更容易导致空洞。

图片

2)PCB 焊盘表面处理

  • 主要 体现在润湿性(可焊性),润湿性越好,空洞率越低;

  • 表面处理因素对空洞影响严重程度: OSP( 最差 非贵金属 贵金属 最好;

  • 改善可焊性比 改善助焊剂活性 更有效。

图片

3)PCB 焊盘表面处理

  • Im-Ag 表面处理与香槟空洞

虽为贵金属但控制不好也会产生严重空洞。因为此镀层含有约30%的有机物杂质,当镀层在0.2um时,Ag会在零点几秒内溶入焊料,若镀层太厚就不会完全溶入焊料,回流时残留的银镀层中的有机杂质分解并排出气体,形成密集的界面空洞。

图片

4)PCB 、元件的 出气

  • BGA 是SMD设计焊盘易产生空洞。

  • PCB通孔镀层不良,可能会在通孔上存在针孔,板上的挥发性物质可能会通过针孔出气散发到液态焊料中,造成空洞。

图片

2.4 设计

1)SMD、NSMD

图片

2)Micro via

由于微盲孔存在死角,助焊剂截留在盲孔内不易排出,导致严重的 排气形成空洞。

图片

3)热沉焊盘和网板

随着元件下方焊膏覆盖面积的增加,空洞也会增加,这是由于排气困难造成的,在焊膏印刷或PCB焊盘设计有效的排气通道,是防止空洞的最有效方法。将大pad划分为多个小象限。把网板分成小的象限也有帮助,尽管效果不那么好。

图片

2.5 工艺

1)熔化顺序(BGA)

若焊球熔点低于焊膏熔点,回流时焊球先熔化,将焊膏覆盖,容易截留助焊剂从而形成空洞。

图片

2)焊膏印刷厚度

  • 焊膏印刷越厚空洞越少,由于焊膏量增多提供了更强的助焊能力消除氧化物;

  • 厚的焊膏使元件与焊盘间隙增大,有利于气体逃逸。

图片

3)回流 曲线:降低出气量、改善润湿

  • 短时/低峰值;

  • 高温/长时间的预热+短时/低温峰值温度。

图片

4)回流氛围

惰性气氛(氮气)通常通过减少氧化来帮助润湿来减少 排气,但这种效果对于强抗氧 化的焊膏可能不显著。

图片

5)真空

  • 减少氧化;

  • 抽出气体。

图片

三、空洞改善案例

3.1 问题描述

1)某客户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 IGBT,其DBC与基板焊接层出现空洞,空洞面积比率:单个3%,总体5%以上;

2)空洞影响散热性能,客户目标是单个<1%,总体<3%。

图片

3.2 原因分析

1)DBC与散热基板焊接结构分析

图片

2)生产工艺:基板印刷 -> 贴装DBC -> 回流焊接

图片

3)可能原因分析

  • 由焊接结构分析,此热沉大焊盘(31*27mm)是属于 low stand off 形式的焊接模式,DBC和散热基板间隙很小,气体排出受限;

图片

  • 但工艺已经采取了增加排气通道、真空和氮气回流等手段,仍有5% 的空洞;

图片

  • 另外不存在PCB、元件出气等因素影响,所以要从焊膏进行改善,主要改善助焊剂活性和出气性能,样品A、B、C,并与当前型号对比验证。

图片

4)实验室分析验证

试验背景

基于以前SAC305/T4锡膏在IGBT的DBC与基板之间焊接空洞的2次试验,再做缩小排气通道试验。

实验目的

在实验室条件下,比较 A\B\C\D 的空洞情况。(D 为当前焊膏)

实验方法

1)实验材料:

  • PCB:试验室样板 PCB (OSP pad)

  • 元件:Ni 片

  • 锡膏:A\B\C\D

  • 网板:见下图

图片

2)实验步骤

  • 印刷:手动印刷

  • 贴片:手贴 Ni 片

  • 焊接:普通回流,无真空、无氮气

  • 空洞检查方法:X-ray 目测比较

试验结果

图片

结论

在实验室同等条件下,对比 A\B\C\D 四款的空洞,抑制空洞效果排序为:

A>C>B=D,推荐 A 款(SP645)用于客户端试样。

3.3 实施改善

客户端试样结果:

使用A款(SP645)空洞明显改善,空洞率由5%降低到1%以下。

图片

四、如何应对QFN 侧面不爬锡问题

4.1 QFN侧面不爬锡机理分析

图片

4.2 IPC 标准

图片

4.3 市场的需求

  • 要求QFN侧面爬锡

1) 保障SMT目检、AOI的可侦测度。

2) 提升焊接可靠性。

4.4 工艺、材料改善及验证

1) 炉温曲线

图片

2)预涂敷助焊剂

图片

3) QFN 侧面加可焊镀层

图片

4.5 焊膏开发

1) 助焊剂方面 -- 提升去氧化能力,从而促进润湿

  • 酸基反应

CuOn + 2nRCOOH  Cu(RCOO)n + nH2O

  • 氧化还原反应

2RdH + CuO  CuRd2 + H2O

图片

  • 实验室验证

验证方法:

图片

验证结果:

C > A = B, C > 2xD

图片

2)抗腐蚀性 -- 目标满足IPC标准

  • 铜板试验 - 符合标准

图片

  • 铜镜试验 - 符合标准

图片

  • SIR – 符合标准

图片

4.6 产品推出及应用案例一

1)背景

适普某客户A SMT生产手机显示屏RF PCB板,使用普通锡膏,其上QFN侧面无爬锡。不但影响AOI检测直通率,更有焊接可靠性隐患,降低了品质等级和效率。客户急需提高QFN侧面爬锡的解决方案。              

2)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案

针对客户QFN不爬锡的机理, 特推荐适普SP625焊锡膏以提升焊接活性,  增强侧面爬锡。 

3)结果:经验证,FQN爬锡高度明显提升, 由原来的零爬锡高度提升到70~100%。

图片

4.7 产品推出及应用案例二

1)背景介绍

适普客户B生产笔记本电脑使用二手BGA封装的DDR芯片,由于其焊球氧化污染造成的虚焊,缺陷率为 50%,极大地影响客户的产品直通率及交货品质。

2)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案

根据此深度氧化污染的焊球BGA,推荐适普SP625焊锡膏以改善焊接问题。

3)结果

验证结果:DDR焊接合格率由50%提升到99%。

图片

五、总结

1、日益发展的电子市场和制造端的挑战包括:QFN 的侧面爬锡、二手 BGA 的焊接,都对常规基础焊料提出苛刻要求;

2、适普为满足客户需求开发的 SP625 配方采用专有还原剂,不仅 QFN 元件侧面上锡好,还有效解决二手料焊接问题,提高 DDR、CPU、EMC 焊接直通率。同时规避了可靠性方面的腐蚀性风险。


头条号
小萍子
介绍
推荐头条